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热熔胶泵常见的故障有哪些?

热熔胶泵常见的故障有哪些?

更新时间:2025-09-30点击次数:83
热熔胶泵(用于热熔胶的输送、计量与喷涂,广泛应用于包装、印刷、木工、电子等行业)的故障多与“热熔胶特性(高温、高黏度、易固化)”“设备结构(泵体、密封、驱动系统)”及“操作维护”相关,常见故障可按“输送异常、泄漏、发热过载、堵胶”四大类划分,具体故障表现、原因及初步排查方向如下:
 
一、核心故障1:输送异常——胶量不足、无胶输出或输出不稳定
 
输送异常是热熔胶泵最常见故障,直接影响生产效率,主要表现为“出胶量明显减少/时有时无”“胶量波动大”,核心原因与“胶料状态、泵体密封性、驱动系统”相关:
 
1.无胶输出或胶量严重不足
 
常见原因:
 
热熔胶未充分熔融:胶缸温度不足(未达到热熔胶熔融温度,如EVA热熔胶需150-180℃,温度低导致胶料呈固态/半固态,无法进入泵腔);或胶缸内胶量过少(低于泵吸入口,导致泵腔吸入空气)。
 
泵腔/吸胶通道堵塞:停机后未及时清理,残留热熔胶冷却固化在泵腔、吸胶管或滤网内,堵塞胶料流动通道;或热熔胶中混入杂质(如金属碎屑、异物),卡住泵芯。
 
泵体密封性失效:泵轴密封(如机械密封、油封)磨损或老化,导致空气进入泵腔(形成“气阻”),无法建立有效负压吸胶;或泵腔与泵盖连接处密封垫损坏,出现漏气。
 
驱动系统故障:电机功率不足、减速器损坏或传动皮带打滑,导致泵芯转速不足,无法有效输送胶料。
 
初步排查:先检查胶缸温度(用测温仪确认达到热熔胶熔融温度)和胶量;再拆卸吸胶滤网查看是否堵塞;最后检查密封处是否有空气吸入痕迹(如密封处有气泡)。
 
2.出胶量波动大(时多时少)
 
常见原因:
 
胶料熔融不均匀:胶缸加热管局部损坏,导致胶缸内胶料温度差异大(部分区域过热变稀、部分区域未充分熔融变稠),胶料黏度波动导致输送量不稳定。
 
泵芯磨损:长期使用后,齿轮泵的齿轮(或柱塞泵的柱塞)磨损,导致泵腔内部间隙增大,“内泄漏”增加(胶料从间隙回流,而非被压出),输出量随间隙变化波动。
 
压力调节不当:出口压力阀(溢流阀)设定过高或阀芯卡滞,导致系统压力不稳定;或外部喷涂枪嘴堵塞/口径不均,造成背压波动,反作用影响泵的输出量。
 
初步排查:观察胶缸内胶料是否有“结块”(未熔融);检测出口压力是否稳定(用压力表监测);若长期使用,需检查泵芯磨损情况(拆解后观察齿轮齿面是否有划痕、凹陷)。
 
二、核心故障2:泄漏故障——胶料泄漏或润滑油泄漏
 
泄漏不仅浪费胶料、污染设备,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(如高温胶料烫伤),主要分为“热熔胶泄漏”和“驱动端润滑油泄漏”两类:
 
1.热熔胶泄漏(泵体、接口或密封处漏胶)
 
常见原因:
 
密封件老化/损坏:泵轴密封(机械密封的动环/静环磨损、O型圈因高温老化变硬)、泵盖与泵体的密封垫(高温下变形、开裂)失效,导致胶料从密封间隙渗出。
 
管路连接松动:吸胶管/出胶管与泵体的接口(如螺纹连接、法兰连接)未拧紧,或管接头密封垫损坏,高温胶料从接口缝隙泄漏。
 
泵体裂纹:长期高温使用或低温启动时(泵体温度骤升骤降),泵体材质(如铸铁、铝合金)因热应力产生裂纹,胶料从裂纹处渗出。
 
初步排查:观察泄漏位置(重点检查密封处、管路接口);触摸密封件是否变硬、变形;若泵体有油渍状胶痕,需检查是否有裂纹(可用清洗剂擦拭后观察)。
 
2.驱动端润滑油泄漏(电机/减速器端漏油)
 
常见原因:
 
轴承密封损坏:电机或减速器的轴承油封老化、磨损,导致润滑油从轴承端渗出,可能污染胶料(若泄漏位置靠近泵腔)。
 
润滑油加注过量:超过油位线,设备运行时油压过高,润滑油从呼吸阀或密封间隙溢出。
 
减速器壳体裂纹:长期振动(如泵芯卡滞导致电机过载振动)导致减速器壳体开裂,润滑油泄漏。
 
初步排查:检查润滑油油位(是否在规定范围);观察电机/减速器端是否有油污,触摸油封是否有破损;若振动明显,需检查泵芯是否卡滞。

Copyright © 2025 上海虹言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备案号:沪ICP备2025112019号-1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管理登录   sitemap.xml

扫码添加微信
微信

联系

13774400800

联系
顶部